教授釋新規(guī),前輩教實操,同行聚一堂,非同于凡響——誠安學堂第三期誠邀華南理工大學單成林教授等優(yōu)秀講師重磅開講
11月30日,誠安學堂(第三期)如期開講。非同于以往的內部交流形式,第三期誠安學堂邀請到了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單成林作為主講嘉賓,實現了誠安學堂交流活動的第一次“引進來”。此外公司副總工程師胡朝輝也作為講師為在場人員授課。誠安公司員工及廣州市道路養(yǎng)護中心多家下屬單位的技術人員共70余人參加此次交流活動。
單成林教授一直致力于橋梁養(yǎng)護、加固方向新技術、新材料的研究,此次培訓,單教授主要以“解讀《公路橋涵養(yǎng)護規(guī)范》(JTG5120-2021)修訂要點”為主題,對“新養(yǎng)規(guī)”主要修訂的橋涵檢查與評定、養(yǎng)護與維修、災害預防與搶修、技術要求及具體實施時的注意事項做了細致講解。他還強調,橋涵養(yǎng)護工作綜合性強,涉及到結構設計、施工工藝、材料性能、檢測技術、評價方法、驗收標準、使用環(huán)境、氣象水文、地形地質等多個方面。誠安公司在應用“新養(yǎng)規(guī)”時,要與相關規(guī)范配套使用,加強橋涵養(yǎng)護新技術可靠性研究,積極穩(wěn)妥地采用先進的檢查設備、養(yǎng)護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,推動橋涵養(yǎng)護科學決策。同時還要精心組織宣貫培訓,尤其對一線橋梁管養(yǎng)人員,更要做好學習培訓工作,以便其正確理解并利用好《規(guī)范》。
隨后,公司副總工程師胡朝輝以“橋梁特殊檢查技術要點及承載能力評定實例介紹”為題,為現場人員傳授了橋梁技術狀況評定中的“高級技能”。特殊檢查技術復雜度高、內容多樣,橋梁承載能力評定更是其中綜合性最強的技術工作,技術人員單靠聽講很難上手。因而,胡朝輝在介紹完特殊檢查的技術要點之后,以某公路舊橋為例,帶領現場人員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橋梁承載能力評定,讓參學人員對橋梁結構的檢測評定有了更加深刻而具體的認識。
據誠安公司總工程師程儉廷介紹,誠安學堂至此已舉辦至第三期,前兩期都以內部講師宣講為主,在公司內部逐漸形成了以學促干,學促結合的氛圍,這次邀請到單成林教授為大家培訓,也邀請到其他單位的技術人員參加,說明誠安學堂已經真正邁出了“引進來”的第一步。
誠安學堂在舉辦之初,就力求通過在公司內部開展技術知識培訓,引導普通員工熟悉公司科研生產情況,學習基本科研生產實踐經驗。并讓專業(yè)技術能手進一步完善知識結構,了解行業(yè)發(fā)展動態(tài)與前景,培育科研新型思維,提高科研攻關能力。這次邀請到單成林教授,則是希望通過專業(yè)培訓,拓展科技人員的知識寬度和廣度,使其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,進一步盤活創(chuàng)新思路、提升創(chuàng)新能力。
除了內部交流培訓外,誠安公司一直以來也都積極鼓勵員工參加外部技能培訓,推進人才培養(yǎng)的“走出去”。而本期誠安學堂邀請單成林教授宣講的舉措進一步深化了公司“引進來”與“走出去”相結合的人才培養(yǎng)理念。公司正是希望通過內部交流學習、外部專家傳授指導、定制專項培訓等方式,建立多層次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,逐步形成和壯大復合型人才隊伍,以期在公司內部建立健全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。
(文/圖 蘇曉英/王身寧)